黄河科技学院:传统文化浸润学子成长之路
作者:放心测系统 发表时间:2024-04-08 12:22:02 浏览次数:1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滋养学子成长成才之路的丰厚土壤。黄河科技学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自然浸润到学子生活的点点滴滴。
传统文化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学校进一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育教学与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正式纳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
2022年,黄河科技学院“陈氏太极拳”获批河南省第三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体育美育综合类入选“全省首批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在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读百部经典品千年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校园行”活动中,25位同学荣获全国高校学生组“阅读达人”奖;目前,学校已完成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具有在全国民办高校推广应用价值。
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学校成立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在全校普遍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作为面向全校本专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由学校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明读本》教材,制定了教学大纲,明确了以“闻道、修身、齐家、治平”为脉络的教学内容,以“专题教学+实践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脉络、精华内容、人格理想、价值追求,为学生成人成才扣好第一粒扣子。
同时,学校还开设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阅读课,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积累和中原文化等新生研讨课,书法鉴赏、文物艺术品司法鉴赏等全校公选课,民间舞、传统武术等专业课,古筝、琵琶等传统器乐技巧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共产主义信仰等党课,通过打造系列课程体系,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打造传统文化实践教学平台。学校还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和体验,如成立“河南坠子工作室”,举办书法、绘画等国学专题活动,设立中原学研究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中心,开设书法与绘画爱好者协会、汉文化研究协会等。
学院还将艺体学部组成的传统器乐团队,服务于十八里河小学、管城区春晓小学等,在小学延时服务时段,开展“美育浸润行动”,利用传统器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黄河科技学院 供稿)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学术新闻相关资讯
-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构建“一基两翼三新四融合”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体系
- “藏蓝青春”闪耀世运舞台 ——四川警察学院学警以行动奉献成都世运会
- 许孩子们一场乡野成长盛宴——四川农业大学志愿者团队走进雷波县箐口乡红岩村举办夏令营活动
- 西昌民族幼专:以“有形有效有感”三维路径&ensp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暑期展开校地合作,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四川大学全力打造就业“共享大市场”,让学生从容迈步向职场
- 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全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通知
- 省教育厅关于2025届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评选结果的公示
- 省教育厅关于对贵州省高校心理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评选结果的公示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教师团队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